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生态 > 正文

中国天然氧吧等七大气象生态旅游品牌亮相东博会旅游展

简介 10月13日至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国际会...

  10月13日至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临桂)拉开帷幕。本届展会共有30多个境外国家和地区参展,布展面积达5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作为首个全国性、高级别气象旅游综合展会,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气象旅游展再次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本届气象旅游展旨在展示气象生态旅游品牌创建地区的气象文旅产业新业态,聚焦气象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气象+文旅”特色旅游产品。主题展区面积500余平米,集中展示了各地绿色发展优秀示范案例,充分展现了气象文旅发展的新成果。

  10月14日上午,以“山水相约 七彩气象”为主题的全国气象生态旅游品牌推介会同期召开,中国天然氧吧、气候宜居城市、避暑旅游目的地、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气候好产品、二十四节气之城、气象研学旅行等七大气象生态旅游品牌集中亮相。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表示,气象旅游是以良好的生态气候资源条件为依托,把气候资源和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借助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将气象与旅游、生态与康养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兴特色旅游活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作为气象行业的全国性行业协会,一直与文旅部门以及各地方政府共同推动气象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将我国各地宝贵的气候资源转化为能够服务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让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关注气象旅游,让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受益于气象旅游。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局长王丽表示,近年来,广西气象部门和文旅部门不断深化合作,加强广西气候资源、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打造了一批独特的气象元素旅游品牌,为广西增添了新的旅游热点和影响力。希望接下来依托气象部门的技术优势,提升生态旅游价值体验,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会上,集美大学旅游管理系导师黄晓波、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副秘书长董丹蒙分别围绕气象文旅融合发展、气象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主旨报告,讲述了气象生态旅游的战略资源及“七彩气象”各有不同的气象生态旅游品牌与实践路径,充分探讨挖掘气象旅游资源潜力,凝聚行业共识。

  活动期间,2023年“气候好产品”正式发布,突泉紫皮蒜、辽宁不老莓、黄龙岘绿茶、濉溪黑糯玉米、湄潭茶叶、那曲冬虫夏草、富平柿饼六大气候好产品榜上有名。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主办,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旅游气象专业委员会承办。(战钊)

  相比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同为清洁能源的光热发电电力输出更加稳定,且兼具调峰储能功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备独特作用。

  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揭示量子计算机出错位置的新方法,将识别量子计算错误的能力提升了10倍。近30年来,物理学家一直在不断改进量子比特性能,使其不那么脆弱也不容易出错,但无论怎样,有些错误不可避免。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近六成。“秋收时,通过与附近区县签订互助合作协议,协调履带式收割机300余台套,确保了秋粮丰产丰收,扛稳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重任。

  坚持生态和生产、治理和利用、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坚持“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

  陈俊亮团队先后和华为、上海贝尔、东方通信等中外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切实推动智能网技术在产业化方面的发展。

  贝努样本包含了晶体结构中含有水的黏土矿物、看起来像盐和胡椒的明亮或黑暗尘粒,以及可能在行星进化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富硫矿物。

  将承担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VLBI测定轨任务,并促进我国射电天文科学观测研究发展。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必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惟其如此,才能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在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上,内蒙古加快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通过加大新能源外送和本地消纳,快速提升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通过新能源开发建设和装备制造业“双轮驱动”,外送和本地消纳多措并举,全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强劲足。

  秋高气爽,微风拂过,葱茏的苇草随风摇曳;粼粼波光上,片片浮萍被阳光笼罩着缕缕金黄;不远处,几只白色身影掠过水面,为这片静谧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9月27日,顺利完成北冰洋各项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缓缓靠泊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圆满结束。

  高品质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追求的高品质生活的基本内容。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牵头建设的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11日正式启动。

  我们创新性地提出建造中心定标塔,从而实现精细的一致性控制,保证了射电镜头足够光滑,能够很好地成像

  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街道社区、田垄阡陌,播撒在戈壁草原、偏远山区,点燃人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

  今天,“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但也应看到,与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科普工作仍有提升空间。不久前,“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再次燃起孩子们对太空、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向往,彰显了高质量科普的重要意义。

  当前,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我国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全面提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战略谋划,完善思路举措,我国数实深度融合一定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办法》规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是本单位科技伦理审查管理的责任主体。

发表评论